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2019年预算报告解读系列(九):关于上海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

文章来源:上海市财政局  |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03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文件精神,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引导和放大效应,本市设立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积极探索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新模式,引导商业银行不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一、基金出资情况及基本架构
  上海市政府2015年第98次常务会议审议批准设立上海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以下简称“担保基金”),担保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通过担保基金新模式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担保基金的组织架构按照“政策性主导、专业化运作、基金式管理”的原则搭建。在管理层面设立基金理事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理事长由分管市领导担任;在运作层面,坚持“政策性、公益性、非盈利性”功能定位,设立了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担保中心”)作为具体管理运营担保基金的独立法人机构。
  2018年,为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全面提升民营经济活力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沪委发[2018]27号)文件精神,完成“逐步扩大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规模至100亿元”工作任务,市财政局按照市、区两级财政共同筹建、共担风险、分步实施的原则,已完成增资35.82亿元。 
  二、2018年工作情况
  (一)担保业务规模情况
  2018年,担保基金立足于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的建设,积极为本市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切实引导商业银行不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2018年12月底,市担保中心累计审批通过担保项目11640笔,担保贷款额240.22亿元,在保余额109.4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0%)。2018年1-12月,共审批通过担保项目4507笔,担保贷款额130.43亿元。风险管理方面整体可控。 
  (二)主要工作措施
  2018年,市担保中心采取了多项措施,积极搭建平台,密切政、银、担合作,着力开展业务创新,努力扩大市担保基金政策效应,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1.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为导向,创新政策性担保专项产品。
  (1)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外贸稳定发展。在目前中美贸易争端持续升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关键时期,担保基金坚持政策性导向,为外贸企业创新担保产品:一是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合作推出 “保易融”产品;二是与外贸企业服务平台上海特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专项合作;三是与上海海关、市口岸办及合作银行共同研发和实施海关保函担保,进一步提高外贸通关便利。
  (2)支持重点行业发展,创新专项产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产业导向,一是与市集成电路协会签订服务集成电路企业融资的《框架合作协议》,为符合条件的本市中小微集成电路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二是在“军民融合”、“服务台商”等方面推出专项方案,并结合产业政策进一步优化完善“科技小巨人贷”和“文创保”专项等产品。
  (3)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7条意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市担保中心会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市金融办和浦发银行研究开发 “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担保创新业务,经市政府批准后,推出了本市首单“政银担”合作的—“永达投资集团2018第五期超短期融资券信用风险缓释凭证”担保产品。该凭证创设规模8000万元,在当前形势下,为缓解民营企业流动性困难起到了重要作用。 
  (4)加强农业信贷、创业担保专项业务管理。农业贷款担保方面:按照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并独立运营的要求,市财政局研究制订《关于完善本市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财政支持政策意见的通知》,并由市政府办公厅转发(沪府办规[2018]20号)。创业贷款担保方面:按照人行、财政部、人社部关于设立创业担保贷款担保基金并独立运营的要求,市财政局会同市人社局、人行上海分行制订了《上海市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沪财发〔2018〕6号)。新政策出台后,市担保中心配合市财政局草拟了《上海创业担保贷款担保资金管理办法》、《创业担保贷款操作规程》等相关配套制度,并推动经办银行初步完成“双创贷”等创新专项产品的方案设计工作。 
  2.完善银行与担保基金合作平台,不断优化合作机制。进一步扩大合作银行范围,按照市领导提出的重点银行“全覆盖”工作要求,2018年新增加签约合作银行5家,目前签约合作银行累计达到43家;全面实施合作银行差异化管理,制定实施《合作银行差异化管理办法》,对合作银行业务开展、风险控制、政策导向、合作配合四个方面进行年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差异化管理政策的基本依据;加大专项产品的研发力度,与上海银行率先推出了“批次担保”新型合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调动了银行合作积极性。
  3.强化政府部门、担保机构与担保基金合作平台功能,合力拓宽政策性担保范围。
  (1)与各区财政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制定融资担保相关配套扶持政策。市担保中心在担保项目的筛选、风控方面积极与各区财政协调合作,每月定期将担保项目情况发送给各区财政备案,并会同区财政局共同对合作园区企业进行政策宣传。配合部分区财政建立了融资担保相关配套扶持政策,并逐步推广成功经验,目前已出台的扶持政策有:《浦东新区小微企业增信基金管理办法》、《徐汇区贴息贴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静安区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贴费实施办法(试行)》、“闵行区创园贷补贴政策”等。
  (2)积极拓展重点园区合作产品。结合各区的产业特色和功能定位,充分利用产业集群效应对接企业需求,与闵行区创新推出“创园贷”批量贷款审批绿色通道新模式(为闵行区各科创园区内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单户不超过200万元的信用贷款),完善了区内企业服务体系,实现优质担保规模的不断扩大。
  (3)深化与担保机构合作,积极拓展再担保业务。2018年,担保基金继续深化与担保机构的合作机制,与浦东科技担保公司创新推出“知识产权保”、“科创贷”等再担保专项产品,进一步提高再担保比例,调动了担保机构的合作积极性,新增汇金担保、嘉定担保、金开担保、奉贤担保4家合作机构,合作担保机构已达8家,全年新增再担保贷款额37.41亿,共865笔(在保余额28.12亿,共787笔)。 
  (4)积极筹备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全面对接,共同搭建国家、省市、区三级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全方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目前,国际担保基金已派工作小组来沪做有关调研和协商对接工作。
  三、2018年主要工作成效
  担保基金自成立以来,积极为本市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不断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聚焦民营经济发展,2018年主要取得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成效:
  一是以信用类担保为主,有效弥补市场不足。据统计,目前信用类担保约占全部担保业务的93%。担保基金通过担保增信,大幅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压力,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抵押物不够、自身信用不足的问题。
  二是坚持低担保费率,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担保基金目前收取的平均担保费率仅为0.7%,远低于市场上商业类担保公司的平均收费(一般超过2.5%),有效降低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是突出产业导向,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中小微企业贷款担保总额中,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本市重点支持的企业占比超过40%,有效激发了本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力。
  四是不断创新担保业务品种,服务效率得到较大提高。担保基金陆续推出“小巨人信用贷”“专精特新”“文创保”“投贷保”“EN贷”“银税保”、台商企业“信保贷”等政策性融资担保创新产品,并试点 “批次担保”新型合作模式,优化了审批流程,有效提升服务效率。
分享到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