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2019年预算报告解读系列(十一):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关情况

文章来源:上海市财政局  |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03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为贯彻落实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市财政局根据《上海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上海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2年)》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制定了《上海市财政局贯彻落实<上海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主要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推进全面实现农业提质增效的“绿色田园”工程、全面提升农村环境面貌的“美丽家园”工程、全面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幸福乐园”工程(以下简称“三园”工程)为抓手,着力构建完善财政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更高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
  一、建立健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涉农资金多头管理、交叉重复、使用分散等问题是基层反映较为强烈、掣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的瓶颈所在。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是发挥财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力保障。2018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精神,在前几年财政支农政策整合的成果基础上,市财政局牵头研究制定了《关于本市建立健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并以市政府名义正式印发(沪府发[2018]26号),到2020年构建形成本市农业农村发展领域的涉农资金分类统筹整合,坚持资金统筹整合与政策优化完善相结合。
  对部门内涉农资金在预算编制环节进行源头整合,在2014年本市开展的财政支农政策整合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推进专项实质性整合,优化完善政策内容,确保政策导向和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逐步探索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在完成约束性任务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基层对指导性任务的资金统筹使用能力。
  对部门间涉农资金主要在预算执行环节进行统筹,重点推广以区级为主体、以区域为平台、以项目为抓手的部门间资金统筹使用模式。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围绕改革任务、重点区域和项目等,因地制宜搭建相应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平台,目前重点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农林水联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平台建设,各区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统筹安排各类功能互补、用途衔接的涉农资金,有效引导其他相关专项资金在整合平台上共同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全面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二、以“三园”工程为抓手,优化财政支农政策体系
  为了更有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各项任务落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围绕“三园”工程建设目标,2019年完善各项政策扶持内容和管理机制。
  (一)支持“绿色田园”工程
  为攻克农业弱势产业的“实力短板”,全面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加快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制度体系,主要通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科技兴农、农业生态与农产品安全等3大专项来支持推进“绿色田园”工程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聚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体系建设及拓展农业综合功能。科技兴农专项主要支持全面提升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和设施装备水平,提高本市农业科技贡献率,有效解决制约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农业生态与农产品安全专项支持加大本市农业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力度,提升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支持“美丽家园”工程
  为攻克农村弱势地区的“建设短板”,助力本市建设成为卓越全球城市。2019年出台了财政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一揽子政策。一是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即原来的村庄改造)财政补贴标准,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二是实施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财政奖补,支持到2022年全市创建2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三是实施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财政奖补,支持到2022年全市建成90个集生态美、布局美、色彩美、和谐美、内涵美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三)支持“幸福乐园”工程
  为攻克农民弱势群体的“收入短板”,共同推动本市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启动新一轮农村综合帮扶工作,汇聚市区两级财政资金和帮扶方捐赠资金,聚焦农村经济相对薄弱地区生活困难农户,全面提高生活困难农户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通过建设一批长期稳定收益的“造血”项目,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断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
分享到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