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有效保障重点领域支出
更加注重优化结构、用好增量、激活存量,着力改变支出项目只增不减的固化格局。合理安排扶贫、农业、教育、社保、医疗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支出。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减少对绩效不高项目的预算安排。继续开展薄弱学校改造等工作,支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政补助标准,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合理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落实和完善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统筹社会救助资源力度,科学合理确定城乡低保标准。做好基本住房保障工作,大力支持棚户区改造,提高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精准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支持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动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范围,推进湿地保护修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和清洁生产,促进绿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