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题 /
2023年本市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紧扣市场主体需求,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1. 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强化精准性、针对性,积极为市场主体减负增能。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按贷款担保浮动担保费率中的最低一档0.5%收取担保费,鼓励区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降低担保费率,建立健全适应本市产业发展需要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帮助缓解企业融资困难。落实新一轮中小微企业信贷奖补政策,完善上海金融发展资金统筹安排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大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力度,试点实施政府采购云平台网上超市采购,深化落实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稳步发展。
2. 促进内外需协调发展。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优化对本市重点促消费活动的财政支持方式,支持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规范发展,积极探索与免退税购物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制度安排,充分挖掘消费市场潜力,支持率先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落实各类资金,保障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和财政政策激励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投资内生增长机制。促进对外投资合作,改善外经贸公共服务,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加快国际贸易能级提升。
3. 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知名品牌、龙头企业,支持传统行业升级改造。支持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统筹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专项资金和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培育形成以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六大重点产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促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持续做强“五型经济”,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强劲活跃的增长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