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陀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主线,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坚持民生与经济共振。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区财政切实履行公共财政的职责使命,充分发挥财政二次分配作用,积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支持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社会建设和管理、文化建设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推进该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009年至2011年,财政对民生的支持力度大幅提升,民生支出总额年平均增长率达26.58%,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每年增加超过3个百分点。
教育
截至2011年末,普陀区教育系统共有教育单位177所。其中,幼儿园72所、小学28所、中学48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3所、教育学院1所、业余大学1所(另有职工中专1所)、社区学院1所、社区学校9所,另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青少年中心、教育考试中心、教育人才交流中心等教育单位12所。在校学生84719人,其中中小学生56868人;在编在职教职工8938人,其中专任教师6050人;离退休教职工8461人。
近年来,普陀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完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初步形成,先后成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同时,一大批学校形成了办学特色,4所中小学校成为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3所学校入选“上海市新优质学校”,全区还有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3所、国家级重点职校1所,学前教育阶段市级示范性幼儿园4所,市一级幼儿园比例达到61%,处于全市领先位置。此外,有37所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校和6所示范校,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实验区”。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普陀区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含执业诊所和企业医疗执业机构)146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所(综合医院),三级乙等综合医院1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所,二级乙等综合医院1所,二级甲等专科医院2所(区中医医院、区妇婴保健院),专科防治院(所)2所(区精神卫生中心、区眼牙病防治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卫生监督所1所,中等医学教育学校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所,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6.2张。专业卫生人员6620人,其中执业医师2383人,执业助理医师88人,注册护士275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5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3.12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154.63万人次,住院手术2.65万人次,出院病人10.13万人次。
2011年全区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为81.17岁,其中男性79.1岁,女性83.28岁;孕产妇死亡率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91‰、婴儿死亡率3.57‰、新生儿死亡率2.55‰。
体育
普陀区内共有曹杨路普陀体育馆、北石路真如体育场、梅岭北路曹杨游泳池、平利路新健俱乐部及西乡路体育中心等5个区属体育场馆,主要用于普陀区全民健身开放工作。下属4个业余训练学校,分别是普陀区少体校、普陀区军体校、普陀区足球学校和普陀区游泳学校,主要负责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区内建有13个社区公共运动场、2个百姓健身房和覆盖全区9个街道、镇的411处百姓健身苑(点)。
普陀区的体育工作有着辉煌的历史,曾经培养了一批为中国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优秀运动员,如田径奥运会冠军刘翔,技巧世界冠军陆美娟,羽毛球世界冠军朱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