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预算怎么花 老百姓说了算

  12月9日,上海闵行区公交线路专项补贴项目听证会召开,参加预算听证会的专家正在发表对交通补贴的看法和观点。

闵行区绩效预算管理的展望

  尽管闵行区绩效评价工作实施状况总体良好,但是在评价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一些实际难题。一是绩效指标的研发工作任务繁重。由于财政资金在投入领域和支出目的方面存在差异,绩效指标设计时必须考虑到预算资金的使用目的、项目特性、评分标准等多方面因素。二是基础数据采集工作难度较大。业务数据采集存在一定阻力,满意度调查等一手资料的采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定难度。与此同时,评审专家选择时必须兼顾多个部门的不同要求和项目所在行业的具体特性。这些难题在绩效评价工作探索阶段不可避免,但随着进一步推广绩效评价工作,这些问题必须解决。有鉴于此,闵行区今后绩效评价工作需在以下四个方面继续突破。

  一、建立绩效评价指标库,为扩大绩效评价范围打下基础

  绩效指标的设计是做好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基础环节,也是绩效评价工作的难点。随着闵行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参与评价的财政资金将会越来越多。针对不同领域和不同性质的财政资金...

闵行区绩效预算管理的展望

闵行区绩效预算管理的实践

  2011年,闵行财政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优化绩效评价流程、完善第三方评价体系、探索评价结果的运用机制,进一步深化绩效预算改革。

  一、先评审指标再评价项目

  2011年4月28日、29日,一场不同寻常的绩效评价会议在春申文化广场召开,预算项目单位、中介机构、高校研究机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情民意代表以及相关行业方面的专家对如何确定、确定怎样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展开激烈辩论。

  这是闵行区财政局优化绩效评价流程的新举措,将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分为指标评审与项目评价两个步骤,由区财政局组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项目单位以及专家,对中介机构提供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展开评审,在吸取评审意见后,中介机构再据此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最后由其出具评价报告,并向社会公众公开。

闵行区绩效预算管理的实践

导语

  公共财政的钱该怎么用?是否花得值得?是否花得有效率?为合理分配、使用好公共财政资金,闵行区财政局积极探索公共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从结果导向的预算编制尝试开始,到系统的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以及人大和公众民主参与预算决策过程,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尝试,逐步形成了预算项目前期评审、中期过程评估和后期结果评价以及结果运用这一全过程绩效评价的管理框架模式。
闵行区以结果为导向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媒体记录

  针对政府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闵行区财政局总结相关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特别是美国联邦政府预算资金管理的经验和方法,着手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改革。2005年起,闵行区在不断探索预算编制科学性、合理性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预算项目绩效评价工作规划。从2006年开始,首先对科教兴区专项资金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经过4年的实践,已初步建立起绩效预算管理的框架。2008年起,闵行区财政局与复旦大学绩效评价中心合作,引入PART评级工具,在编制2009年度部门预算时试行“以结果为导向”预算编制模式。2009年,在编制2010年度预算时,全面实行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管理。如果说2006、2007年是以项目预算绩效评价为重点,初步确立起项目事前的绩效评估机制,那么2008年结合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编制模式,则开始将绩效预算管理进一步推向实质和实效。

  民生项目绩效向市民公开

  “义务教育书簿费免除”项目91.24分,评价为 “优秀”;“直管学校辅助服务购买”项目86.09分,评价为“良好”……近日,打开闵行区政府门户网站“最新公开”栏,市民就能查询到《2010年闵行区...

  优化政府预算配置

  为期一天半的闵行区财政预算绩效评审会昨天上午启动。评审会将对土地流转补贴、职业技能培训、公共卫生、政府购买辅助服务项目等4个涉及民生与公共领域的政府预算项目进行“后评价”。

闵行区绩效预算管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