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奉贤区四团镇平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上线启用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标志着本市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已实现在市级和区级公立医疗机构的全覆盖。
本市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改革于2020年启动。市财政部门会同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制定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技术方案和接口标准,组织市级医疗机构召开工作启动会,明确医疗收费电子票据信息系统对接的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
按照“试点应用、总结经验、分批推进”的原则,市级医疗机构先行制定实施方案,强化业务和技术部门的协同配合,完善内控制度,同时,组织对就医人员的宣传工作,细化落实应急处理方案。2020年4月26日,瑞金医院开出了本市第一张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同年6月23日,第六人民医院开具了本市第一张互联网医院医疗收费电子票据;9月29日,第一批6家试点医疗机构实现门诊、住院、互联网三种电子票据类型全面应用。
在市级医疗机构试点并推广应用基础上,针对区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数量多、基础条件差异大的特点,形成区级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统一平台方案,由各区卫健委牵头建设区级统一平台,实现集约部署、集中管理、降本增效的目标。2020年11月10日,静安区作为区级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改革试点区开具了第一张电子票据,为后续各区推广应用提供了经验。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22年完成了最后一批虹口、奉贤、崇明等6个区的区级医疗电子票据平台对接。就此,实现了市和区两级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全覆盖。
截止目前,全市已开具医疗收费电子票据6亿多份,极大节省了医疗票据全生命周期的相关费用,提高了票据使用便捷度,节约社会资源,也有利于管理部门强化医疗收入的监督管理。抗疫期间,为减少人员流动、降低感染风险、实现“网上看病,线上取票”的闭环管理提供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