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jquery

2012年预算报告系列解读之四:加强水利建设财政投入

文章来源:上海市财政局农业处  |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1日

  一、基本要求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改革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全局。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进一步强调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要求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把加强水利改革和发展放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安全的全局高度。2011年,市委、市政府颁发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沪委发〔2011〕18号),要求把水利作为上海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坚持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切实加强综合性规划、系统性建设、长效化管理,促进安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区域与流域联动发展、城乡水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高水利基础性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财政投入政策措施

  近年来,本市财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切实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多渠道筹措水利建设资金,不断加大对水利投入力度,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水利重点支出需要,在推动水利改革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水利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坚持多渠道筹措水利资金,不断完善财政专项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等政策,拓宽水利资金来源,建立水利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一是拓宽水利建设基金来源,建立市、区(县)两级水利建设基金。二是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政策,建立市、区(县)两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并实行按季计提,年末清算方法。三是按照专项收入征收相关规定,征收耕地开垦费和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四是按照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相关规定,向相关单位和个人收取水资源费、深井水收费、超计划用水加价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突出支持重点,不断优化水利建设支出结构。

  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总体要求,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因地制宜、量入为出的财政资金安排原则,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对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和水环境面貌改善起到积极作用。一是推进水环境治理,包括支持开展黑臭河道整治、骨干河道综合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建设,改善水环境质量。二是支持加快防洪除涝能力建设,包括流域防洪、城市防洪、区域防涝、城镇排水等体系建设,提升城市防洪防涝能力。三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包括沟通水系、圩区达标、设施粮田和菜地基础建设,增强农田水利设施配套水平和灌排保障能力。四是推进农村集约化供水建设,提高城乡供水安全。五是加大农用地滩涂促淤圈围支持力度,缓解本市耕地占补平衡矛盾。

  (三)加强资金监管,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本市“十二五”时期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探索完善资金管理措施,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完善水利建设资金和项目管理制度建设。近年来,先后制订了《关于本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展消除河道黑臭专项整治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中小河道管理养护工作的实施办法》、《上海市河道整治工程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绩效考评暂行办法》、《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绩效考评暂行办法》、《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法》、《上海市滩涂促淤圈围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资金管理。

  二是加强水利建设绩效评价和绩效预算。近年来,本市财政部门通过自行组织和委托第三方,积极推进资金使用情况绩效评价工作,包括对非商品房住宅两次供水改造工程安排的资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郊区消除黑臭河道综合整治安排的资金等使用结果进行绩效评价,通过设定合理的绩效指标和权数,对项目目标实现程度、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投入产出效果及社会满意度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客观公正评价工作开展情况,并将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纳入2012年绩效预算编制试点,通过设定具体目标、细化资金安排、明确完成期限、落实养护措施等,进一步加强投入目标和措施管理。

  三是推进水利建设资金预算公开和实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近年来,市财政先后向社会公开了消除黑臭河道综合整治资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镇村河道万河整治资金等预算资金,通过公开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工作流程、资金分配依据和结果,让社会更好地监督水利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采取招投标方法,委托注册会计师对加强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正确核定资金支出情况和工程成本,督促建设单位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及时纠正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分享到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