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jquery

120院前急救体系建设专项(市级)绩效评价结果

文章来源:上海市财政局  |  发布日期:2018年08月21日

项目名称

120院前急救体系建设专项(市级)

预算金额(万元)

6565.74

主管部门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评价分值

87.16

评价结论

主要绩效

   1 120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急救车辆及随车设备购置专项,总体组织比较规范,资金使用合规,项目产出目标完成情况良好,投入使用及时,进一步提升车辆装备水平与能级更新,保证了院前急救服务高强度、高损耗、高出车频率的需要,为急救服务提供保障。
  2
、不断推进管理创新,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和分层救护新模式,增配集成传输终端及电子病历移动书写终端,推进急救资源统一信息平台展示、统一调度、统一电子病历和统一生命特征传输。急救人员满意度达到80.39%,患者满意度达到82.12%。推动“962120”非急救专线上线,剥离非急救用车需求,保障急救用车需求。

主要问题

    1.因中型物资储备车尚无相关车辆改装前例,对其内部设计、相关技术参数的确定花费时间较长,导致中型物资储备车采购不够及时,进度滞后于计划时间。
    2.
救护车辆及医疗设施设备管理待进一步提升。现阶段救护车及随车设备成套采购的情况下,救护车与设备之间、各类设备之间的数量匹配度不高,后续管理难度增大。从固定资产管理情况看,救护车和随车设备的报废年限、使用需求、损耗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存在使用车辆与设备之间数量存在脱节的风险。
    3.
新购救护车辆投入使用后对急救服务水平的提升效益不明显。在日常急救车辆数量、急救服务需求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新购救护车车投入使用后救护车每日当班数量统计数据却自投入使用前的206.2辆,下降至199.83辆。同时,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也上升近2分钟。

整改建议

    1.加强中型物资储备车采购工作,保证中型物资储备车能及时完成采购工作并投入使用,提高市急救中心应急保障水平。
    2.
制定救护车及随车设备统计表,统筹梳理车辆及装备需求情况。建议市急救中心除由后勤部主要管理的固定资产明细账外,制定救护车及随车装备统计表,整合救护车配备情况、随车医疗设备配置情况、随车通信设备、监控信息设备配备情况,于每年年中申报下一年预算之前进行统计盘点,便于明确下一年度救护车及各类设备的采购需求,加强预算精细化管理。
    3.
完善中长期人员建设管理计划,提高院前急救人员保障情况。进一步完善人才储备的配备标准,充分调动新增急救车辆及设施,提高急救车辆投入使用对急救服务水平的积极效益。

评价机构

上海立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分享到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