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助力“三农”发展
2011年,青浦区把“三农”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不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完善财政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强化政策落实,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一是加大农业、水利资金投入。2011年,各级财政在涉农项目方面共安排资金56239.57万元,主要用于涉农政策性补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村庄改造、河道整治及长效管理、水利、防汛、动植物防疫等项目。二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造。2011年,对全区34户农村低收入户危旧房改造、60座农村地区公厕建改、10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实施财政补贴765万元;安排1337万元支持朱家角镇4个村964户污水处理改造;补贴225万元投资建设7片篮球场、2片门球场。三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度,区、镇两级财政安排9831.9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积极筹措落实资金,安排111166万元用于中西部集约化供水项目建设,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促进农民增收
为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青浦区加大财政支农补贴力度,尤其对直接用于农民生产过程中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补贴项目不断增加。2011年,青浦区财政安排支农补贴项目20个,补贴资金21480万元,同比增长17.4%。一是加大农业生产型补贴力度,安排水稻种植及农机购置等补贴资金10552万元,同比增长22.9%,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二是加大农资综合直补及规模化经营补贴力度,安排补贴资金3981万元,同比增长13.9%,进一步保护农民种粮收益,弥补因农资价格上涨造成的农民种粮增支;三是加大农民就业财政支持力度,安排促进就业补贴、“西劳外输”岗位补贴及农村保洁员补贴等各类资金6947万元,同比增长11.8%,进一步满足农民的就业需求,保证农民的收入不断增长。

政府出资助力村居环境改善,支持新农村建设
青浦区2011年度村庄改造建设项目于3月30日完成并通过市级验收。全区共投入6684.35 万元支持新农村村庄改造建设,其中:市级2800万元,区级2800万元,镇自筹1084.35万元。全区完成村庄改造4250户,涉及白鹤、朱家角、金泽和练塘4个镇10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改造后的村庄,基本实现“墙面白化、路面硬化、村庄绿化、水体净化、道路亮化”的良好效果,极大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受到村民们一致好评。2012年,区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村庄改造投入力度,计划投入资金8061.3万元,较上年增加1376.95万元,增幅20.59%,其中:中央财政445万元,市财政3359.3万元,区财政3804.3万元,镇自筹452.7万元。计划完成改造4730户,涉及白鹤、朱家角、金泽和练塘4个镇11个行政村。

政府专项补贴扶持蔬菜生产
确保地产农产品有效供应是今年青浦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地产绿叶蔬菜供应量将达22.1万吨。为确保实现这一目标,区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措施,利用财政杠杆撬动菜农生产积极性。上海新君宴蔬果专业合作社是青浦区2011年十大标兵农民合作社之一,今年绿叶蔬菜种植面积计划扩大到1000亩,预计产值可达3000万元。政府除补贴合作社近50万元外,还为其建设发展所需贷款进行担保和贴息。从政府的扶持政策中受益的不仅是农业龙头企业,还有广大的菜农。政府投入的农业设施与农业保险补贴为广大菜农生产消除了后顾之忧。今年青浦区蔬菜种植面积将稳定在7.5万亩,其中,绿叶蔬菜种植面积在3.4万亩以上。而政府不仅在蔬菜种植上加大扶持力度,还在销售、运营等流通环节实施政策倾斜,鼓励广大合作社、生产基地通过农贸对接、农超对接、开设品牌专卖店等形式,减少中间商和运营环节,以降低市场价格、确保蔬菜新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