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

 
  1. 增强财政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大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2. 发挥财政稳投资促消费作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3. 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4. 切实兜牢民生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5. 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6.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

  7. 大力加强财会监督,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

  8. 深化对外财经合作交流,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2年本市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1. 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工具,支持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深入实施

    1. 落实重大战略资金保障。安排临港新片区市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临港新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等。落实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补助等,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开展技术创新,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详细]
  2. 支持科技、教育、人才工作统筹推进,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 推动加快科技创新。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加大经费聚焦投入力度,保障科技创新领域经费需求。支持加强在沪国家实验室、高端研究机构、大科学设施等战略科技力量,发... [详细]
  3. 紧扣市场主体需求,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1. 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强化精准性、针对性,积极为市场主体减负增能。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按贷款担保浮动担保费率中的最低一档0.5%收取担保费,鼓励区级政府性融资担保... [详细]
  4. 发挥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作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1. 支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就业公共服务,围绕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促进优化职业见习政策,突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完善多渠道灵活就业政策,推动健全就业支撑保障体系。对职业技能提升、... [详细]
  5. 支持建设韧性城市,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1. 着力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构建精准、普惠的数字生活服务体系。持续支持“一网通办”迭代升级,不断加大对“一网通办”全方位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进一步提升企业群众... [详细]
  6. 深化财政改革发展,加快建设现代财税体制

    1. 健全财政资源统筹机制。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加强收入统筹。强化各部门和单位主体责任,督促部门和单位依法依规将取得的各类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统筹安排使用各类财政资金以及非财政拨款收入。强化新增资产配置与存量资产挂钩机制,推动闲置资产调剂使用,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深度融合。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科技、就业和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的保障力度,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从严从紧控制一般性支出,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把更多的财政资源腾出来,用在发展... [详细]
  7. 坚持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1. 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持续深化党的政治建设。进一步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 [详细]
2023财政工作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