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是由财政部门监管,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门诊、急诊、急救、住院、体检等医疗服务取得医疗收入,通过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开具、存储、传输和接受的数字电文形式的电子凭证。开展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改革,是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实现便民利民服务的重要举措。
2020年3月,本市选取瑞金医院等6家医院作为本市首批单位开展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应用试点。自4月26日瑞金医院开出本市第一张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后,到10月中旬6家试点医院已经实现了门诊、住院和互联网医院的电子票据全覆盖。在此基础上,为积极支持互联网医院建设,配合互联网+医疗付费“一件事”,解决远程诊疗最后一公里服务问题,再选取华山医院等20家互联网医院试点上线医疗收费电子票据。
截至12月末,全市已有26家试点医院开展应用试点,开具医疗收费电子票据2400万张,开票总额近177亿元。医疗收费电子票据试点工作总体平稳有序,实现医疗收费无纸化后,提高了医疗收费管理效益,减少了患者排队付费时间,就医患者和家属普遍接受度较高,反响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