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预算报告解读(三):关于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有关情况
近年来,市财政部门大力支持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坚持“四个面向”,支持建立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前沿研究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力做好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聚焦“三大”领域,搭建高水平研究机构平台,加快布局新一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积极落实地方配套,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
一、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
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执行数为406.2亿元,其中:市级214.9亿元,区级191.3亿元。其中,市级基础研究执行数29.2亿元,占市级财政科技投入的13.6%。
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预算数为450.3亿元,其中:市级234.7亿元,区级215.6亿元。市级科学技术支出预算增长9.2%,主要是增加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地方配套资金等。市级用于基础研究的预算数为42.6亿元,占市级科学技术支出预算的18.2%。
二、本市支持科技创新的相关举措
一是大力支持国家实验室建设。本市以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科技任务攻关为主线,大力支持张江实验室建设。部分重大项目探索“揭榜挂帅”、“军令状”等权责清晰的攻关组织实施机制,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增强创新策源能力。
二是支持科技企业抗疫情稳发展工作。支持市科委组织应急科技攻关项目,调配部署上海科研力量积极投入到检测试剂研发、流行病学研究、药物开发等科技攻关工作中,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力量。为加大疫情防控期间科技创新券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2020年受理的科技创新券使用额度上限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创新投入、谋求转型发展,鼓励科技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三是创新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方式。为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汇聚世界一流人才、打造标杆性机构,市财政部门会同市科委以上海期智研究院为试点单位,研究创新政府投入方式。通过与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建设任务和考核目标,给予机构式稳定资助和经费使用自主权。
四是扩大科研项目“包干制”试点范围。本市进一步扩大“包干制”试点范围,对已参加试点的单位承担的自然基金项目全面实施包干制管理,让更多科研人员享受到科研经费管理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政策红利。
五是研究出台科技创新创业载体管理办法。为支持上海市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发展,市财政部门会同市科委研究支持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的财政政策,通过培育创新创业载体,不断提高载体的服务能力和孵化成效,从而持续孵化新企业、催生新产业、形成新业态,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